古筝的由来
2017-06-20 01:30:31

   早在西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於秦、齐、越等国,其中以秦国最盛行,故有『真秦之声』、『秦筝』等称。
    古筝真正的起源,就如同它的命名一样,具有许多种版本,会有这样的原因,我想是来自於它沿革历史悠久,加上每个朝代对其加注的版本考究各不相同,因此才会有以下四种学说:
 
    说法一:筝渊源於瑟在史料中,可看到多处皆有因争瑟一分为二而成筝的记载,於上述对於『筝』命名的部份,已提及不少,在此不再详述。不过我个人倒认为,两人争瑟,把它一分为二,那也应该会使乐器残破吧?怎麼可能在“撕裂”后成为另一种乐器,关於这一点我自己是有点无法解释的。
 
    说法二:筝筑同源说筝筑同源的说法,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记录,根据东汉应劭风俗通的记载,『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及同时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叙述到『筝,鼓弦筑身乐也』。因此有许多学者推断,筝的来源与筑相当类似,都是竹制,都是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简单乐器,之后筝不断演进,演变成十二弦木制筝,简单的说,筝与筑皆是由简单的竹制乐器所演进而生的,因此才有此一说。注:何谓筑?筑乃是一种便於携带流行於古代游牧民族用竹所制的简单乐器,战国时代流行於燕、赵、齐等靠北方的国家。北宋陈暘乐书『筑之为器,大抵类争,其颈细,其肩圆。竹鼓之,为琴......品声按柱,左手捩之,右手以竹击之,随声应律焉』
 
    说法三: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史料中的记载如下:
         1. 汉 应劭 风俗通『仅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2. 隋朝的音韵学家陆法言在切韵中说『筝,秦蒙恬所造』
         3. 隋书 乐志『筝,十三弦,所谓秦筝,蒙恬所作者也』
         4. 唐段案节乐府杂录『筝者,蒙恬所造也』
    虽然此一说法有许多文献证明,但仍有许都研究学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推断,以下分项述之:
         1. 在孔子弟子所撰写的礼记、乐记中就已有古筝记载。这代表著在春秋时代,古筝早已流行,但此时蒙恬尚未出生,又如何造筝呢?
         2. 在西元前237年,在宰相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曾叙述到『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其中也有筝乐的记载,李斯和蒙恬虽是同时代人,但此文和蒙恬造筝之说时,相差了十六年,这是另一项否定蒙恬造筝之说的论点。
         3. 其三,若蒙恬造筝为事实,怎会于史记蒙恬列传中,完全无提及有关造筝一事,令人可疑;另外在晋傅玄筝赋序及旧唐书音乐志中皆有反驳蒙恬造筝的记载。筝赋序:『岂亡国之臣所能开思运巧哉,或以为蒙恬所造,非也』旧唐书音乐志:『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此派学者认为蒙恬造筝说已不攻自破,不足采信;至於对蒙恬改造筝的说法倒是认为有可能的。在清朝朱骏声说文通训中提到:『古筝五弦,施於竹如筑,秦蒙恬已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这一段文字便证明了蒙恬改造筝的说辞。
 
    说法四:筝为汉代京房所造承上述旧唐书音乐志提到:『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其后述是『筝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但实际上,『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之意,是京房设计了一个状如瑟的五音准,换句现代话应该是说京房制造了一个有五音准的调音器,而不是古筝。这算是一个会意上的差错,而非是真实的。那麼倒底事实的真象为何?这些古人的说辞,你自己又相信谁?或许只有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才知道吧!也或许没有人真正知道!因为若要追溯每个乐器或音乐的确实的背景、历史,那麼我认为真正的创造者,应该是在当时的人民,因为筝乐早已在每个人的心中慢慢萌芽、茁壮而诞生。
 
                                                                                                                                                 音美尔刘庆阳


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