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筝演奏中,恰当的触弦方式是正确表现乐曲音色的关键环节。任何一首古筝作品都会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与情感,这就需要演奏者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去进行表演的二度创作来再现作品。因此在表演的二度创作中,就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风格等需要,理性地设计不同的触弦方式,以求获得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义甲触弦深浅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1、基本触弦点是甲尖至胶布的三分之一处,音色柔和、饱满。 2、触弦较深,义甲与琴弦接触的面积大,音色较为深沉、厚重。 3、触弦较浅,义甲与琴弦接触面积小,音色轻快,颗粒性强,适用于快速轻盈的快板。
触弦角度对音色的影响
触弦角度对古筝音色所产生的影响,使人们在听觉上产生了圆润与柔和、饱满与飘逸等感觉,在传统筝曲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根据古筝的特性和人的生理条件用不同的角度拨弦创造出不同的弹奏方法。如“夹弹法”就是朝琴板方向斜向压弹拨弦,使音色饱满有力度。而浙江流派的“快四点”则是指尖垂直于琴板、琴弦,利用前后运动方向的力量拨弦,使音色清脆明亮。
从义甲触弦的角度上看,大致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对音色的变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1、垂直拨弦:音色明亮,过弦快,多用于快板或华丽片段。
2、向斜上方拨弦:音色柔和飘逸,用于抒情的慢板。
3、向斜下方压弦:音色饱满圆润,运用于慢板中,与向斜上方拨弦所发出的柔和飘逸的音色形成对比。
手指基本功也就是手指触弦的技巧。
手指触弦其实并不复杂:利用掌关节的动力抬起手指,在手型稳定的状态下,手指第一关节重击琴弦,如此而已。这个抬起、击下的动作,称之为“挥动”,并说“这是人的一种天生能力”,“长久以来已完全成为本能。”
所谓手指基本功,就是在手指本能能力的基础上加以训练,将其提到技术技巧的高度,以适应弹奏的需要。这可从4各方面认识:
1、独立性和灵活性。每个手指都要有独立触弦的能力。独立,并不是说一个手指抬起弹下,其他手指绝对不准动。只是说,任何一个手指都能在需要时完成触弦动作。在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灵活性。独立而又灵活的手指,将能胜任各种速度音符的弹奏。
2、力量。即弹下琴弦的动作要能够达到一定的力度,以及对力度大小的控制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弹下动作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反之亦反。
3、均匀。十个手指天生能力不一,经训练后仍然会有差别。但基本功要求的目标是十指要具有相同的能力。也可以这样认为,某个手指能做到的,其余手指也应当能做到。
4、承受巨大重量的支撑力。在弹奏各种强音时,都有赖于手指坚如磐石般的支撑力。
以上这些手指基本功所要求的手指能力,实际是两类。一类是手指本身的活动力,一类是手指毫不动摇的稳定力。这两种能力都是手指天生具有的,只不过是处于初级的、或潜在的状态罢了。
而日复一日地练习,则是把初级的提到高级的,把潜在的变为现实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古筝技术(触弦技巧等)并非那么高不可攀,只看能否下到功夫了。